生理学上来说,浅色更优
患有散光的人(根据各种数据显示:大约50%的人)觉得,在黑色背景上的文字,比在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文字更难感知,这部分与光线水平有关。
在明亮的显示屏(白色背景)下,虹膜会稍微闭合一些,减少了「变形的」透镜的影响;在暗色的显示屏(黑色背景)下,虹膜就会打开,接收到更多的光线,镜头的变形会使眼睛的焦距更加模糊。
这就是为什么在黑色背景上的文字更难看清楚的原因。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
来说,浅色主题
要比深色主题
更好。
最近默子盯着黑漆漆的编辑器的时间又长了起来,眼睛都要酸死了。
同时逛V2EX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关于程序员应该选择什么主题的讨论,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什么大部分人选择了深色
如果此时提出一个问题,默子更想问问大家为什么都会选择深色主题呢?
第一点当然是因为深色主题看起来更酷炫,更符合程序员的形象。(至少一开始默子是这么认为的)
但实际上,深色主题还是有一点历史原因的。
受到早期 CRT 显示器的影响 —— 在那个年代,黑底绿字是硬件默认配色。
而后随着代码编辑器(如 Sublime Text、Vim、VS Code)越来越强调“黑客范儿”,深色主题就逐渐成为了一个默认选择。
再加上 macOS Mojave 之后系统层面引入“暗色模式”,推动了 Web 和 App 的 UI 设计全面跟进,慢慢形成了今天“深色美学”的主流认知。(这里其实还可以展开聊聊人们娱乐时间在一天中的占比越来越晚的趋势)
其实还有个原因:程序员相比其他行业的普遍作息不是特别规律,经常会有深夜敲代码的情况,这时候环境灯光太暗,暗色的主题会让眼睛更舒服。
但是深色主题真的好吗?
深色主题的确在某些情况下会让眼睛更舒服,但它并不是一个普适的选择。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深色主题会让眼睛更舒服,但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下,深色主题就会让眼睛感到疲劳。
而浅色主题的白色几乎等量地刺激人眼中的三种类型的色敏视受体。它通过收紧虹膜使眼睛聚焦。由于眼睛聚焦,深色字母在浅色背景上更容易阅读。眼睛也就不会感到疲劳。
而使用深色背景和强光字母时,虹膜会打开以允许更多光线进入,但这会导致字母模糊。
德国杜塞尔多夫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的科西玛·皮彭布洛克及其同事研究了两组视觉正常(或矫正为正常)的成年人:年轻成年人(18 至 33 岁)和老年成年人(60 至 85 岁)。参与者没有任何眼病(例如,白内障)。
他们的结果显示,在所有维度上,亮模式都赢了:无论年龄如何,积极的对比极性在视觉清晰度任务和校对任务中都表现得更好。
然而,老年人在视觉清晰度任务中,亮模式与暗模式之间的差异小于年轻人,所以你已经够老了,用了够久的深色主题,那没关系,可以继续用下去。
深色主题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它更优,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善外部环境光。
如果你能够确保环境光足够,例如使用高显色指数(CRI>90)的护眼台灯,搭配遮光柔和灯罩,那么你完全可以享受浅色主题
所带来的高清晰度与低疲劳感。
在浅色主题(高亮度背景)下,虹膜收缩,瞳孔变小,相当于摄影中的“缩小光圈”,这会显著增加景深,让文字边缘更加清晰。
所以,如果你长期在一个空间使用电脑,请调整环境灯光,而不是依赖深色主题来缓解疲劳。
默子直接架了一个摄影补光灯,套上球形柔光罩作为主光源,搭配米家的屏幕挂灯,夜晚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环境光线。
但其实这样的环境光线也并不是最优的,因为有时候夜晚过于亮的环境灯光会让人的昼夜节律受到影响。(尤其最近杭州阴雨天,白天自然光,反儿都没晚上开灯来的亮,已经习惯白天下午睡觉了)
结论
浅色主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要比深色主题更好,尤其是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下。
如果你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工作,深色主题可能会让眼睛更舒服,但它并不是一个普适的选择。(最好还是调整你的环境光线吧!)
参考